室内气候技术早出现在20世纪70年代,其核心是通过对人体舒适性研究找到合适的室内环境控制参数。这个技术在欧洲得到发展,从理论和实验室研究进展到构建暖通空调系统以实现室内环境的舒适和健康目标,也就是实现室内微气候环境。
目标的实现总是个从设计到实施的过程,设计导向很重要。针对室内环境有三种设计类型:1)以设备为中心,如风机盘管水系统;2)以系统为中心,如恒温恒湿恒氧(三恒)系统;3)以用户体验为中心,如辐射空调订制系统。这3种系统类型都可以包括在本书所述及的室内气候技术分类中,属于不同的技术分级。
随着数字化技术的发展,很多行业已经实现了天翻地覆的改变。但暖通空调和室内环境行业的数字化还处于初级阶段,没有根本性的改变,还需要不断的探索,特别需要改变看问题的角度。本书力图从依靠数字化来克服室内气候技术的瓶颈问题,推动行业解决方案超常规发展。本书包含以下内容:1)以人为中心评价室内环境(环境工效),找到合适的室内气候设计目标;2)所在气候特点和建筑热工情况,也就是确定“自然室温”,给出设计的出发点。而设计出发点与设计目标的差距就是室内气候的调节范围;3)数字孪生技术,通过建立实体系统与虚拟系统之间的关联,智能化实现复杂室内气候系统的设计、控制和运维服务;4)创新暖通空调体系,把暖通空调系统分解成若干基础单元,再把系统编辑成数字编码表相当于建立虚拟系统模型,这样就可以通过数字孪生技术来实现全生命周期的管理与服务。